微软牛人返乡创业 德力信息科技致力于医疗大数据
在这个号称“数据为王”的年代,精通数据挖掘和分析的容桂青年邓国盛放弃了美国微软公司的百万年薪回乡创业。凭借优秀的创业团队,成立不到一年,德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在医药和母婴行业的数据分析领域取得了诸多突破。
求学
从华南理工到德州大学
整洁得体的衣衫、一头微卷的黑发,留美十余年的邓国盛举手投足之间都流露出一股淡淡的“海归范儿”,但他却说容桂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记更不可磨灭。
“我在容桂长大,高中毕业后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就读机电一体化专业。”说起专业,邓国盛说那会儿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就选择了家族较多人从事的机械领域。
2000年,邓国盛本科毕业,虽然名牌大学的学历已足够让他在顺德的制造企业里谋得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抱着出去看看的心态,邓国盛选择前往美国德州大学读研。两年的制造系统工程硕士很快读完,邓国盛却并未如预期般在美国找到合适的工作。但中学时凭着兴趣自学编程的经历却给他带来了新的机遇。“我读第一个学位的时候利用业余时间担任了计算机科学学院一名教授的助研,毕业后没找到工作,就跟着那位教授又读了一个计算机学位。”
从业
七年微软路当上管理者
双硕士的学历不仅让邓国盛具备了更多元的学科背景,也让他更加适应了美国的文化和节奏。毕业时,微软公司前往德州大学招聘,他闯过九轮面试,从百里挑一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拿到了众人垂涎的offer。
顺利进入微软美国总部,邓国盛先是在手机研发部门从事技术工作,并在工作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数据分析。
“大数据的概念在那几年逐渐火了起来,我当时就觉得是一个发展的方向,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方面下功夫。”调职申请通过后,邓国盛进入了微软“bing”搜索引擎负责在线广告的数据分析。
对于外行而言,成百上千万的用户搜索数据或许只是一堆庞杂无章的乱码,但在邓国盛眼里,只要调试出适当的数学模型,再将大量的数据代入运算,便可以带来“预知未来”的效果。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天在淘宝上买东西,每个人的选择似乎都是随机的,但通过对交易数据的分析,我可以提前知道哪些产品具有成为‘爆款’的潜质”。
技术不断精深的同时,邓国盛发现中国同胞在微软从事管理的并不多,由此,邓国盛更为看重自己的沟通能力和效率。
在微软的7年,他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项目主管,管理近20人的团队,还进入了合伙人培训计划。在他去年离职时,已是63级的管理者。除了超百万元人民币的高薪,邓国盛还享有每年递增的5年期期权,若年限满,可获折合人民币近两百万元的期权收入。
创业
组建团队返乡创业
或许在职业生涯上也存在所谓的“七年之痒”,邓国盛在微软的发展虽然顺利,却让他感到有些乏味。“美国的文化非常重视家庭,大家对于个人的荣誉感反而没有那么强。”渴望在生命中创造一些突破的邓国盛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和稳定的生活,带着太太和两个孩子返回家乡顺德,开始了白手起家的创业之旅。
回国后,邓国盛并未急着筹建自己的公司,而是先在广州逗留了半年左右,了解本土的信息科技水平和电商环境。“当时的想法是搭建电子商务的服务平台,通过数据分析为母婴产品电商销售提供精准的导购服务。”有了合适的创业项目,接下来便是寻找合适的合伙人。邓国盛相当了解成立公司的核心元素:没有志同道合的合伙人,起步再好,也难以持续。
回到顺德后,除了在美国读书时认识的一个数据分析专家,邓国盛又找来了两个合适的伙伴。公司的技术总监魏甄从事了十余年的软件开发工作,曾任职于北京一家知名国企。“我和邓总从07年起便有过一些合作,对他的创造力和激情很是钦佩。”在大公司打拼了多年,深感于制度限制的魏甄心中也有一番创业的热情,邓国盛几乎没费什么力气便把他带到了顺德。“创业顺德”比赛的五强选手何潮俊则是邓国盛找来的另一臂膀:“公司里都是技术人才,想要在运营和设计方面做些补充。”
而德力集团董事长、本土商业泰斗张锦绵则为他带来了第一道春风。作为顺德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典型代表,张锦绵带领的德力机械当时正谋求新型的投资组合。邓国盛从事的信息科技对于老一辈的企业家而言几乎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对于传统资本的垂青,邓国盛颇为感动,他还记得当时为董事会做的展示:“他们虽然并不太懂我们所要做的事,却凭着多年的商业嗅觉认为可以一试。”就这样,邓国盛成功获得了第一笔200万元融资,德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于去年9月在德力总部正式挂牌。
方向
看好医疗大数据的前景
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类似的信息科技公司已遍地开花,但在电商众多的广佛地区,精准专业的数据分析还为德力留有不少发挥的空间。
虽然公司的规模不过20余人,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德力的研发团队已慢慢明晰了发展的方向。在最初规划的母婴导购方向,德力开发的U站宝宝街在去年11月以全国10强身份首次参加淘宝设计大赛,打败多支国内劲敌,以精湛的设计水准获得了季军。而其代理运营的家电品牌旗舰店等天猫店铺业绩也在稳步上升,成为全网同类目店铺的黑马,短时间内打造成全网月销售量第一的产品。
最让邓国盛兴奋的是在医疗数据研发方面的突破。去年10月,凭借专业的背景,德力通过招标,成功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合作,签订了为期3年的《信息化改造工程战略合作协议》。由魏甄领导团队搭建的智能医疗信息系统已投入使用,简单明了的界面,快捷的数据分析极大的改善了用户体验。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药学部的负责人李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信息化改造的初衷源于医院用药管理系统都存在信息化不全、统计不到位、管理不透明等问题。尤其是在一些抗菌药物的使用上,信息不透明会给医务人员留有违规操作的空间,而这也恰恰是医疗纠纷的源头之一。
“改造之前,医生今天上午开的药,可能要等一个月的时间才能统计出来。而现在,几乎是实时的。按月、按药品、按科室的统计数据和比例也在几秒内可以得到。极大地方便了医院的管理。”魏甄介绍,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德力派了一个小团队专门驻点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而邓国盛一周也要跑来好几趟。
“我非常看好医疗大数据的前景。”有了成功的项目作为基础,邓国盛目前正在与广佛地区的多家医院进行接触:“第一步是对医院的信息化改造,当我们获取到足够的数据之后,还能通过分析开发出更好的医疗健康产品,造福社会。”
采写:南都记者孙婷
转自:南都数字报http://epaper.nandu.com/epaper/S/html/2014-04/23/content_2563141.htm?div=-1
求学
从华南理工到德州大学
整洁得体的衣衫、一头微卷的黑发,留美十余年的邓国盛举手投足之间都流露出一股淡淡的“海归范儿”,但他却说容桂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记更不可磨灭。
“我在容桂长大,高中毕业后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就读机电一体化专业。”说起专业,邓国盛说那会儿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就选择了家族较多人从事的机械领域。
2000年,邓国盛本科毕业,虽然名牌大学的学历已足够让他在顺德的制造企业里谋得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抱着出去看看的心态,邓国盛选择前往美国德州大学读研。两年的制造系统工程硕士很快读完,邓国盛却并未如预期般在美国找到合适的工作。但中学时凭着兴趣自学编程的经历却给他带来了新的机遇。“我读第一个学位的时候利用业余时间担任了计算机科学学院一名教授的助研,毕业后没找到工作,就跟着那位教授又读了一个计算机学位。”
从业
七年微软路当上管理者
双硕士的学历不仅让邓国盛具备了更多元的学科背景,也让他更加适应了美国的文化和节奏。毕业时,微软公司前往德州大学招聘,他闯过九轮面试,从百里挑一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拿到了众人垂涎的offer。
顺利进入微软美国总部,邓国盛先是在手机研发部门从事技术工作,并在工作中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数据分析。
“大数据的概念在那几年逐渐火了起来,我当时就觉得是一个发展的方向,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方面下功夫。”调职申请通过后,邓国盛进入了微软“bing”搜索引擎负责在线广告的数据分析。
对于外行而言,成百上千万的用户搜索数据或许只是一堆庞杂无章的乱码,但在邓国盛眼里,只要调试出适当的数学模型,再将大量的数据代入运算,便可以带来“预知未来”的效果。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天在淘宝上买东西,每个人的选择似乎都是随机的,但通过对交易数据的分析,我可以提前知道哪些产品具有成为‘爆款’的潜质”。
技术不断精深的同时,邓国盛发现中国同胞在微软从事管理的并不多,由此,邓国盛更为看重自己的沟通能力和效率。
在微软的7年,他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项目主管,管理近20人的团队,还进入了合伙人培训计划。在他去年离职时,已是63级的管理者。除了超百万元人民币的高薪,邓国盛还享有每年递增的5年期期权,若年限满,可获折合人民币近两百万元的期权收入。
创业
组建团队返乡创业
或许在职业生涯上也存在所谓的“七年之痒”,邓国盛在微软的发展虽然顺利,却让他感到有些乏味。“美国的文化非常重视家庭,大家对于个人的荣誉感反而没有那么强。”渴望在生命中创造一些突破的邓国盛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和稳定的生活,带着太太和两个孩子返回家乡顺德,开始了白手起家的创业之旅。
回国后,邓国盛并未急着筹建自己的公司,而是先在广州逗留了半年左右,了解本土的信息科技水平和电商环境。“当时的想法是搭建电子商务的服务平台,通过数据分析为母婴产品电商销售提供精准的导购服务。”有了合适的创业项目,接下来便是寻找合适的合伙人。邓国盛相当了解成立公司的核心元素:没有志同道合的合伙人,起步再好,也难以持续。
回到顺德后,除了在美国读书时认识的一个数据分析专家,邓国盛又找来了两个合适的伙伴。公司的技术总监魏甄从事了十余年的软件开发工作,曾任职于北京一家知名国企。“我和邓总从07年起便有过一些合作,对他的创造力和激情很是钦佩。”在大公司打拼了多年,深感于制度限制的魏甄心中也有一番创业的热情,邓国盛几乎没费什么力气便把他带到了顺德。“创业顺德”比赛的五强选手何潮俊则是邓国盛找来的另一臂膀:“公司里都是技术人才,想要在运营和设计方面做些补充。”
而德力集团董事长、本土商业泰斗张锦绵则为他带来了第一道春风。作为顺德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典型代表,张锦绵带领的德力机械当时正谋求新型的投资组合。邓国盛从事的信息科技对于老一辈的企业家而言几乎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对于传统资本的垂青,邓国盛颇为感动,他还记得当时为董事会做的展示:“他们虽然并不太懂我们所要做的事,却凭着多年的商业嗅觉认为可以一试。”就这样,邓国盛成功获得了第一笔200万元融资,德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也于去年9月在德力总部正式挂牌。
方向
看好医疗大数据的前景
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类似的信息科技公司已遍地开花,但在电商众多的广佛地区,精准专业的数据分析还为德力留有不少发挥的空间。
虽然公司的规模不过20余人,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德力的研发团队已慢慢明晰了发展的方向。在最初规划的母婴导购方向,德力开发的U站宝宝街在去年11月以全国10强身份首次参加淘宝设计大赛,打败多支国内劲敌,以精湛的设计水准获得了季军。而其代理运营的家电品牌旗舰店等天猫店铺业绩也在稳步上升,成为全网同类目店铺的黑马,短时间内打造成全网月销售量第一的产品。
最让邓国盛兴奋的是在医疗数据研发方面的突破。去年10月,凭借专业的背景,德力通过招标,成功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合作,签订了为期3年的《信息化改造工程战略合作协议》。由魏甄领导团队搭建的智能医疗信息系统已投入使用,简单明了的界面,快捷的数据分析极大的改善了用户体验。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药学部的负责人李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信息化改造的初衷源于医院用药管理系统都存在信息化不全、统计不到位、管理不透明等问题。尤其是在一些抗菌药物的使用上,信息不透明会给医务人员留有违规操作的空间,而这也恰恰是医疗纠纷的源头之一。
“改造之前,医生今天上午开的药,可能要等一个月的时间才能统计出来。而现在,几乎是实时的。按月、按药品、按科室的统计数据和比例也在几秒内可以得到。极大地方便了医院的管理。”魏甄介绍,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德力派了一个小团队专门驻点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而邓国盛一周也要跑来好几趟。
“我非常看好医疗大数据的前景。”有了成功的项目作为基础,邓国盛目前正在与广佛地区的多家医院进行接触:“第一步是对医院的信息化改造,当我们获取到足够的数据之后,还能通过分析开发出更好的医疗健康产品,造福社会。”
采写:南都记者孙婷
转自:南都数字报http://epaper.nandu.com/epaper/S/html/2014-04/23/content_2563141.htm?div=-1